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幸福家庭》 > 202015
编号:13822423
幼儿园区域游戏环境创设
http://www.100md.com 2020年8月1日 《幸福家庭》 202015
     幼儿认知能力较弱,不能完全理解教师传达的知识,而游戏化的环境能帮助幼儿直观地理解其中的含义,可以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,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。教师在创造游戏环境的过程中要改变传统游戏模式,创设合理的情境,以幼儿为主体,投放各种材料,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方式和内容,有效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,促进其全面发展。

    存在的问题

    (一)教师对情境创设缺乏重视

    部分教师教育观念比较落后,缺乏对区域游戏的重视。很多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对幼儿进行知识教育,忽略了区域游戏对幼儿的重要作用,更缺乏对情境创设的认识。这样会导致幼儿在课堂上参与度低,注意力不集中,思维缺乏训练,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。这不利于幼儿想象力的培养,也不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。

    (二)区域游戏环境存在的问题

    大部分游戏都是在室内组织的。在进行室内游戏时容易出现一些问题。一是室内环境狭小。游戏过程中容易出现拥挤现象,造成幼儿之间相互干扰,游戏开展比较困难。二是室内设施较少。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幼儿互相争夺的情况,不利于幼儿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。部分幼儿园开展的户外游戏也存在一些问题。例如户外游戏活动动作幅度大,有些幼儿园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,没有在关键处放置防撞垫,容易造成幼儿在玩游戏过程中发生意外。部分幼儿园游艺设施使用的材料刺激性较大,在一定程度上易损伤幼儿的皮肤,引起过敏。此外,部分户外游戏活动对教育活动的补充作用较小,设施间形成的一体化程度较低,有的设施相对隔离,难以形成教学链。

    区域游戏情境化创设

    (一)创建优美的园内环境

    现代教育实践表明,不同的环境对人的成长有不同的影响。色彩鲜艳的环境可以引起幼儿的注意,让幼儿心情愉快,从而营造一種愉快的气氛。教师在创设游戏情境方面要将幼儿喜爱的卡通、电影、绘画等融为一体,用卡通人物形象吸引幼儿,创造出良好的教育环境。比如,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喜欢的卡通“小猪佩奇”等引导大班学生作画,让幼儿自主发挥,给自己喜欢的人物填色,完成后让教师贴在教室里。教师再利用幼儿的作品装饰墙面,创设一个幼儿喜欢的游戏环境,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和游戏效率。这也展现了幼儿园的个性与特色。

    (二)园内情境富含家的特色

    小班幼儿适应能力较差,容易出现哭闹、焦虑等症状。所以在区域环境建设中,教师不仅要营造优美的环境,还要注重家园的格局,引起幼儿的注意,缓解他们焦虑的情绪,让幼儿感受到家庭气氛,从而减少哭闹情况的发生。教师可以按照家庭格局划分幼儿园的各个区域,让幼儿在家中扮演角色,提高幼儿上学的积极性。例如,教师可以把园内的各个区域对应于家中的客厅、卧室、书房、玩具室等,让幼儿意识到在幼儿园就像在自己家里,让幼儿玩得更放松、更快乐。所以家庭情境的创设也有利于区域游戏的开展。

    (三)情境创设要联系实际生活

    教学与生活结合紧密,教师在创设游戏情境时应立足于现实生活。教师要创设出多样的游戏情境,改变以往单一的游戏情境,提高幼儿的参与热情,让幼儿感受生活,更容易融入角色。比如,教师可以在幼儿生活区域组织卖文具活动,教师充当店员,让幼儿排队等候,在此过程中,教师可以与同学谈心,提高幼儿的自我表达能力,让他们在游戏过程中体验生活。这一由生活情境构成的游戏活动,能让幼儿获得更多的生活知识,并提高幼儿的参与热情。

    在当前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建设中,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,开展个性化、特色化的建设工作,充分尊重幼儿的个性色彩,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。

    (王娟,二级教师,主要从事学前教育研究。作者单位:如皋市东皋幼儿园), 百拇医药